2018年12月22日,首经贸“校友导师计划”第四期师徒结对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,34位导师与190名学生及青年校友结为师徒。导师将通过专题授课、沙龙、个体辅导等多种途径与学徒就专业学习、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交流。党委常委、副校长丁立宏出席并致辞,外联处处长、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喜玲主持结对仪式。
“校友导师计划”第四期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,共收到学生和青年校友申请249份,经导师和学徒双向选择,最终确定参加公选课顺利结业并通过导师面试的190名学生及青年校友与34位导师结为师徒。导师中包括两位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和西安美院的校外导师。
丁立宏在致辞中对第四期结对师徒表示祝贺,并指出,大学是否一流,关键看校友。校友资源是学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校友对母校的贡献是全方位的。人才培养是高校职能的重中之重,校友导师计划通过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、职业辅导和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等,服务于母校的人才培养,是一种创新,有利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。他勉励学徒把握机会,珍惜缘分,多与导师沟通,带着感恩、珍惜的心态参与,同时也希望校友导师计划办出特色,形成品牌,长久坚持下去。
丁立宏致辞
赵喜玲主持
会上向三、四期连任的校友导师赠送了代表校友导师计划主旨“扶上马、送一生”的琉璃马摆件,请第四期新任导师签署“导师公约”,向所有第四期导师颁发了聘书,并请他们为自己的学徒送上了校友会专门定制的学徒成长记录手册。赵喜玲为导师未到现场的学徒赠送成长记录手册。
向连任导师赠送琉璃马,左起:赵喜玲、钟志雷、王旭、赵嘉禾、张春晖、王啸斌、闫兵、丁立宏
第四期新任导师签署导师公约
为校友导师颁发聘书
到场的24位导师先后向学徒赠送礼物
赵喜玲向导师未到场的学徒赠送礼物
赠送礼物后的导师先后与在座学徒分享了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,“人生有多大价值取决于你有多少经历,努力在各种经历中追求幸福”“活在当下,不后悔过去,不迷茫未来”“知行合一,做一个有结果的人”……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凝练了导师的阅历和思考,引起学徒的共鸣,现场不时响起掌声。
结对仪式后半场的师徒互动环节中,全体导师和学徒分成20组以“如何提升职场竞争力”为主题展开讨论。随后6个讨论组就讨论结果进行了汇报展示,内容涉及人生格局与定位、品德与修炼、目标导向与大局意识,以及专业知识学习、沟通协调能力提升、工作计划和统筹等,从宏观到微观,从个人到团队,从当下到将来,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贡献了丰富的智慧成果。
据悉,在前三期“校友导师计划”中,约500名同学在近百位导师指导下,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上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长。在综合导师和学徒反馈意见的基础上,第四期“校友导师计划”进行了优化升级,前期增加6堂公选课,以增进学徒对校史、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了解,增强学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从而使后续的导师结对辅导取得更好的效果。同时,新增校导课程和沙龙,形成校导圈社群,为不同导师团队之间的交流学习搭建平台。
第四期校友导师和学徒、校友会全体工作人员、学生志愿者等200余人参加结对仪式。